一点奇思怪想——针对于近期一些热点事件的乱想

275 1

首先植入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概念——SANITY,san值,即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智值,当理智值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做出伤害其他人的行为。

 这个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确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情绪、压力、环境、个人经历等。理智值这个概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人在特定时刻做出合理判断和行为的能力。

1.心理学角度: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控制资源”,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能够保持自我控制的能力。当这个资源耗尽时,个体可能更容易做出冲动或不理智的行为。

2.社会学角度: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在某些社会压力或文化认同的影响下,个体可能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3.伦理学角度:伦理学探讨的是行为的对错,以及个体在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智值,那么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个体应当努力维持自己的理智值,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像一些恐怖游戏中都有san值系统,当你san值降低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做出离谱的动作回应,甚至直接死亡。

 当一个人的“理智值”下降,即他们的认知、情绪控制和判断能力减弱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变化。这些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情绪波动:情绪可能变得不稳定,容易生气、焦虑或抑郁。
    2. 冲动行为:可能会做出不考虑后果的冲动决定,比如冲动购物、鲁莽驾驶或不计后果的言语。
    3. 决策能力下降: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可能会表现出犹豫不决或做出明显不理智的选择。
    4. 社交障碍:可能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比如过度分享个人信息或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
    5. 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或学习成绩下滑。
    6. 自我隔离:可能会从社交活动中退缩,避免与他人交流。
    7. 健康习惯恶化:可能会忽视个人卫生、饮食和睡眠等健康习惯。
    8. 风险行为增加:可能会参与高风险活动,比如酗酒、吸毒或不安全的性行为。
    9. 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自伤行为或对他人造成伤害。
    10. 否认问题:可能会否认自己有任何问题,拒绝寻求帮助。

近期甚至以前出现的很多事件,除了有一些可能是别有用心的策划外,所有以个体行为导致危害社会公众安全的事件大多都是其个体因为一些“个人事务”导致其个体在自我纠结中一点点丧失理智,san值降低,最后做出“即便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失智行为。

但是由于社会预防机制的缺失和媒体传播速度的加快,在近几年类似的案件越来越多的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是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当一个人在san值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更容易发生模仿案件。因此:

我们要认识到,当一个人的理智值下降时,他们可能需要外部的帮助和支持。这可能包括:

  1. 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处理导致理智值下降的原因。
  2. 社会支持:家人、朋友和社区的支持对于个体恢复理智值至关重要。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理智值。
  4. 避免压力源:减少或管理压力源可以帮助防止理智值的进一步下降。
  5. 医疗干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医疗干预,比如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

 

但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太贵,家人朋友很可能失管甚至是加剧san值降低,在san值降低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医疗资源无法支持(没有杏仁水

 

  同志们,我觉得这个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   

 

有点编不下去了。。总之:

我们要对于可能因为理智值下降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在社会方面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早期干预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比如免费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加强法律监管等。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保持警觉,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资源和环境,以支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希望各位老哥永远不要有SAN值下降的一天

美好的生活总得活着才能看见。

 

 

 

 

同志们!这个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
最新回复 ( 1 )
  • zyrus 好人卡
    举报 1
    "Report unusual behavior.. Barricade your homes... Avoid all contact with low-san individuals. Wait for official instructions..."
发新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