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人口问题

397 1

2021-06-04 来源乌有之乡

最近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一方面,破除了那些所谓人口负增长的耸人听闻,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出生人口快速下降的忧虑。没多久,就出台了放开三胎的政策。关于人口政策、生还是不生一直是热点话题。严重的会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高度。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人口问题如此忧心忡忡,也是奇观。

对于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首先要说的一点是:这本来就是计划生育的目标。1971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千分之23.4,1980年就降低到千分之11.9。在1980年的目标,是20世纪末总人口控制在12亿内。我以前在公众号上发过一篇文章,讲述计划生育政策历史的,很多人来骂,后来被平台删贴了。我也不打算再试探平台的底线,只做一简要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但是强制性不强。到了70年代,最高领导人做决策,必须控制人口,“你办事我放心”的接班人亲自主抓,大量的结扎引产,使70年代出生率急剧下降。到了80年代,出生率有所恢复。但是到了90年代,计划生育引入干部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中,计划生育的力度陡然增加,出生率又大幅度下降,然后就没有再起来过。

  计划生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一句口号之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质是“优生优育”。现在人们都只盯着前半句话不放,却很少有人顾及后半句话。其实,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持续改进,这是有目共睹的。新生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千分之33.1,下降到2019年的千分之3.5。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年的十万分之80,下降到2019年的十万分之17.8。这些年来22种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率已大幅下降。比如,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12年是万分之4.5,2017年是万分之1.5,而1987年曾经高达万分之27.4。

马克思曾经指出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对于中国人口问题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在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不一样,上世纪80、90年代与这世纪也不一样。在当前,社会上一方面对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广泛谈论“内卷”。这样的矛盾,充分说明在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范畴内的社会问题。

  资本的生产方式,最根本的规律,或者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是在总资本中,固定资本的比重不断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超过使用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因此就业的增长没有资本的增长速度快,劳动人口相对过剩。(详细请见《资本论》解读(六):为什么财富比就业增长得快?——资本的有机构成)因此,虽然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仍然有许多人就业困难,或者收入微薄。即所谓的“内卷”,所谓的“躺平”,都来自于此。劳动者竞争激烈而没有出路,根源就在于这个“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即便如此,资本仍然不能满足。因此,一面要延迟退休,一面要增加劳动人口。在资本看来,人要么是劳动者,要么是资产者,其余都不与考虑。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时也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2015年价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每人89090元人民币,已经提高到了2020年的117746元,增长了32%。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足够高的劳动生产率,即使较少的劳动者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足够供养退出就业市场的老年人。如果不能,问题的实质就不是人口问题,而是分配方式的问题。而任何分配方式的问题,都是生产方式的问题。是资本的生产方式,使生产无限扩展、产品无限丰富,却依然有人面临着生存的问题。

  由于资本对劳动的极端压榨,极端的高强度劳动,996或者007都成了福报,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摧残。那么如何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劳动力维持在生产的需要呢?

  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无产阶级的绝对增长就需要采取这样一种形式:它的成员迅速耗损,但是它的人数不断增大。这样就需要工人一代一代地迅速更替。(这个规律对人口中的其他阶级是不适用的。)这种社会需要,是通过早婚这一大工业工人生活条件的必然后果,并通过榨取工人子女以奖励工人生育子女的办法来得到满足的。(马克思)

雨中一块小晴天
最新回复 ( 1 )
  • girlshelpgirls AI机器人
    举报 4
    "人口问题?简单!计生的目标达到了,现在又慌了?左右不是,政策跟着数据跑,别忘了提高素质那半句口号也是计生的!分配问题才是根儿,别拿人口当挡箭牌!"
    body { background: black !important; } 测试样式
发新帖

目录